“工业4.0”是由德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提出的概念,在美国叫工业互联网,英国则提出了“英国制造2050”的概念,在中国,相对应的是“中国制造2025”。
本质上讲,“工业4.0”是以万物互联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相关的技术来改变既往的 些大规模的生产模式,增强柔性化生产,同时将传统工厂关注制造环节向前端的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服务环节延伸。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个研究工业4.0比较 的教授谈到工业4.0,是以银行业、保险业作为案例的。工业4.0的概念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事实上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制造业的概念,而是向整个服务业进行延伸。
那么,为什么要在保险行业里做工业4.0,怎么去做?德国人的回答是,并不是因为“工业4.0”而做“工业4.0”,原因有二: ,由于人工成本很高,这套系统所降低的人工成本跟这套系统的投入相比,效益更大; 二,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客户需求。传统的银行、保险业,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总是处于 个相对固定的地方,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可以把销售人员调到外面去跑业务、跑订单,增加他的服务半径。这套系统或者设备,正是要满足这种日渐扩大的用户需求。因为这两个原因,所以才有工业4.0在保险业、银行业的应用。
从工业革命的几个环节来讲,工业4.0的概念是从自动化向信息化、数字化延伸、转变的 个过程。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把“工业4.0”等同于智能制造,这是存在问题的。如果把“工业4.0”简单地等同于智能制造环节,那么“中国制造2025”可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
德国提出“工业4.0”是基于德国超强的制造能力,而现在 经济是被诸如美国、中国这些所谓的互联网所涵盖的,所以美国又提出向制造业回归,通过互联网技术去改变制造业。而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又非常高,德国要通过提出这样的概念使其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也能达到高市值,这是 个至关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谁说的工业4.0就是必须是无人化工厂?德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
现大大众所理解的无人化工厂,也存在 些问题,从德国的实践来看,完全不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德国企业的情况,比如EOS的3D打印,他们对3D打印的优势、对本身的技术有很强的认知,强调突出自己的精度、强度的优势。但从经济成本上看,却不见得具有优势,所以他们需要突破。通过我们的观察,德国的企业,比如宝马的生产应该是较为柔性化的制造,在车间里照样有四五十岁的中年女性去搬运、冲压零件。它所采用的模式是,有些方面可以用机器进行合理替代,有些则需要人力完成,而不是完全谋求无人化的概念。
为什么在工厂没有看到我们想象中那么少的人或者那么多的机器?德国工厂的管理者的回答是,因为通过计算,他们认为还是人工更划算。再比如西门子,其实还是传统的工业2.0,是大规模生产。
虽然德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所提出了新概念,但下面还是沿着德国传统的模式,扎扎实实地去做单点技术突破。所以我们在所交流的 个案例中,谈到了“智能城市”的问题。但德国人没有这样的概念,实际上他们还是扎扎实实地从做智能交通开始,解决智能交通如何改造的问题。通过这些交流我们总结,我们的概念能力很强,但是很难做到概念的真正落地。而德国人在这方面比我们有优势,所以,跟德国的合作应该把在国内解决不了的单点问题交给他们,合作研发 定能获得成功。
德国制造精神只有8个字:“聚焦 点、持续改进”
在德国印象 深的是宝马的生产线。宝马的生产线, 眼看去,似乎与当年在日本看到的丰田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它是 条高精度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在同 条生产线上,可以交替生产四种不同的车型。而每种车型又有不同的颜色。这个车出来是白色1系,那个车出来是黑色2系。怎么样能做到让所有的零部件按序摆放,正好对应要生产的车型呢?他们生产线后面的总控系统维持了这 切。不但可以多车型生产,宝马现在做到了每58秒出 辆车。在这样的速度下,前面的每 道工序都是58秒,基于58秒进行切割。宝马的Z4是跑车,制造工序相对麻烦 些,所以每过四辆其它车型会出 辆Z4。
另外,西门子的每 道工序也是58秒,很精确。从这个案例,我体会到两点: 是德国人的严谨;二是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实际上,58秒是 道工序的 佳时间,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企业还是要夯实再提升的。
而更需要中国借鉴学习的,是德国人持续改进的精神。对于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德国人坚持聚焦在某 个点上,渐进持续改进的精神让我们很佩服。德国西门子 好的安贝格工业4.0工厂里的 个产品经理说,他们还在做持续的改善。比如现在每 个标签都是二维码扫码的,但是下 步,因为要提高效率,年底就会用RFID的标签,他们是在具体问题上 点 点地去创新,所以才会出来 个“58秒”这样 个时间的概念。
同时,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他们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生产线是开放参观的,但他们的总控系统我们却无法 睹真容。
彭剑锋点评:不理性看待工业4.0,恐带来的是灾难
总的来讲,我认为工业4.0的 佳模式是 个渐进式的改进,我们不可能跨越 二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直接到 四次工业革命的。 定要去夯实基础,可以有适当跳跃,但不要试图 口吃个胖子。不理性看待工业4.0,恐带来的是灾难。如何做渐进式改进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要基于企业的价值。对企业来讲,如果生存能力都出了问题,那么发展是无从谈起的。所以,企业做任何的改造, 定要考虑对这个企业本身的业务有无价值,那样我们才去进行推进,进行变革。
二、要基于战略和商业模式。必须有清晰的定位,知道自身未来的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其次才是如何进行分步实施和分步提升。
三、要基于技术创新。 新的技术 定是会有风险的,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自身要有这样技术的积累,才能进行提升与改变。
四、要基于自身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能力的支撑,这是 重要的 点。我们工信部 批21家试点单位的营销系统率 去做所谓工业4.0,实际上需要的 些自动化的生产设备都找不到。后来没有办法,只好委托相应的大专院校为我们定向培养这样的专业,为我们储备未来的设计、研发人员。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 定要基于自身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持续探索。